如果说2008年的首届“芙蓉杯”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六年后的今天她已经是“邻家有女初长成”。每一届“芙蓉杯”的参赛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乎想象,每一届“芙蓉杯”的组委会也都不负众望,邀请国际级的评委们为大赛把关,评选出最能代表中国设计发展水平的获奖作品。“芙蓉杯”逐渐成为设计界的一场盛会,吸引选手目光的不仅仅是获奖的荣耀,当面拜会国际设计大师的机会更是激励了他们的好胜心。
第三届“芙蓉杯”延续了豪华国际评委团的传统,除担任评委团主席的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主席李淳寅教授外,意大利设计界的大咖们占据了一半的席位。其中两位评委的名字你必须听说过,因为他们的经历只可以用传奇来形容。他们不仅是设计圈中人人向往和景仰的对象,也是青年设计学生们的英雄和榜样。接下来就让我们细数他们的传奇和他们与“芙蓉杯”结缘的因与果。
GiorgettoGiugiaro乔盖托·乔治亚罗—你不能不知道的汽车设计大神
(乔盖托·乔治亚罗)
汽车行业从诞生、发展到今天的繁荣,依赖的是生产力的进步,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达。没有乔治亚罗,汽车行业会繁荣依旧,但若乔治亚罗缺席了二十世纪60至90年代汽车行业的大舞台,这个世界上的爱车一族们会失去很多的乐趣。这个男人在1999年被评为"世纪汽车设计大师",2002年被收入美国的汽车名人堂,汽车设计师的无尚荣耀被他尽数收入囊中,到底是如何辉煌的职业生涯,才足以令他站到这个让千万设计师仰视的高度?
乔盖托·乔治亚罗1938年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小城加雷西奥,除了靠近都灵和养育了乔治亚罗之外,这个小城很难再找到其它的闪光点。乔治亚罗出生于艺术世家,也许是家人对绘画和音乐的造诣令他走进了都灵艺术学院学习绘画,那一年他刚14岁。短短三年后,他的毕业设计被菲亚特设计团队的领军人物但丁·乔科萨相中,年仅17岁的乔治亚罗加入了菲亚特。菲亚特教会了乔治亚罗一辆车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但是大公司的设计环境对于急于施展手脚、实践自身想法的年轻人来说反而起到了禁锢的作用。四年后,乔治亚罗遇见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吉奥瓦尼·博通,于是他离开了菲亚特,开始谱写属于乔治亚罗的传奇。虽然并不是最受宠爱的徒弟,博通还是给了乔治亚罗前所未有的施展空间,而作为回报,乔治亚罗在博通公司的六年间设计的作品足够谱写一段段超级跑车品牌的巅峰史。
不管你是超级跑车爱好者、古董汽车收藏家、或是任何与汽车设计沾边的人士,你一定知道将法拉利带向第一个顶峰的经典跑车250GT。这款跑车就是乔治亚罗在博通设计公司主导的众多项目之一。除此之外,由他打造的超级跑车界巨星不计其数:阿尔法·罗密欧Canguro、玛莎拉蒂5000GT、阿斯顿·马丁DB4等等,由此产生的轶事也让如今的收藏家、评论家们如数家珍:2005年,为了纪念乔治亚罗从业50周年,法拉利为乔治亚罗打造了一款专属概念跑车,也就是法拉利GG50(GG是乔治亚罗名字的简写,50代表他从业50周年),这在法拉利公司的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被誉为玛莎拉蒂历史上最美的双门跑车的5000GT,诞生于伊朗国王礼萨·巴列维的订单;阿斯顿·马丁DB4是DB系列跑车中最为有名的一款,DB4之后,DB系列多次成为007的座驾。
离开博通后,在创办自己的公司前,乔治亚罗持续设计了许多经典车款,最令人称道的非玛莎拉蒂Ghibli莫属,许多超级跑车爱好者为之疯狂,就连美国汽车大亨亨利·福特也未能幸免,他一口气收藏了三辆Ghibli。在面对众人对他“背信弃义”的指责时,他大方地回答:“想让Ghibli从我的车库里消失,你们先得把福特车设计得像Ghibli那样漂亮。”
1968年,30岁的乔治亚罗认为自立门户的时机已经成熟,他与工程师朋友阿尔多·曼托瓦尼一同成立了Italdesign设计公司。自此,乔治亚罗的设计重心从超级跑车向更为亲民的汽车类型转移,自他之手诞生了第一代大众高尔夫、第一代帕萨特、第一代奥迪80(奥迪A4的前身)、第一代宝马M1、第一代现代索纳塔、玛莎拉蒂Medici、兰旗亚Delta、菲亚特Panda、布加迪EB118、莲花ESPrit等等。这些令人眼花缭乱耳熟能详的厂牌和车款只是乔治亚罗厚厚的作品集的一部分。他的设计不仅为许多汽车厂牌开创了一个又一个高峰,也成为多款热卖车型的设计鼻祖。即使现在从汽车设计界功成身退,他仍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持续影响汽车设计的发展。Italdesign在商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令他成为了一个将顶尖的汽车设计能力与商业运作完美融合的商人和设计师的结合体。
乔治亚罗的盛名对中国人来说并非全然陌生,虽然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为欧美的汽车厂牌服务,随着2000年第一款中华晨风的上市,乔治亚罗开始开拓中国疆土。5年后,当中国的国家政策开始鼓励和扶持国内汽车品牌自主开发国产汽车时,奇瑞、吉利、华晨、东风、一汽等都向乔治亚罗抛出了橄榄枝。2010年5月,大众收购了乔治亚罗的设计公司,Italdesign的汽车设计部门从此成为大众专属的多品牌汽车设计基地。虽然汽车设计的部分不能再为非大众的汽车厂牌服务,此时的Italdesign已经将设计的业务范围扩大到工业产品和大型交通工具无所不包的境地,乔治亚罗已经缔造了一个设计商业王国的神话。
(中华晨风)
StefanoGiovannoni斯蒂法诺·乔万罗尼—意大利的设计顽童
(斯蒂法诺·乔万罗尼)
虽已年近花甲,他的设计总能博得全年龄消费者的好感,年轻人对他充满动感和童趣、色彩斑斓的设计常常爱不释手;也许你叫不出他的名字,但你一定坐过他设计的Bombo高脚凳—当然,也许是Bombo数不清的仿造品之一;再不然,你一定为他亲手打造的台北故宫纪念品“清家族”系列神魂颠倒过。对意大利人而言,他也许是最具辨识度的设计师之一,从客厅到厨房,从卧室到浴室,几乎每一户意大利家庭都在使用他设计的产品。在与意大利知名品牌阿莱西合作的三十多年间,他为该品牌设计了超过140款产品,其中诞生于1985年、灵感来源于剪纸小人的金刚家族(King-KongFamily)系列已推出65种以上产品,畅销至今。如果这些都不足以证明乔万罗尼的地位,他的作品被收入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永久馆藏充分说明了他对当代产品设计的重要影响。
(Bombo高脚登)
“产品是生活的情感与记忆”,乔万罗尼在自己的设计生涯中坚持了他一贯的设计理念,不管是他在任何年龄阶段设计的产品,都让人无法解读出他的“年龄”—他对设计的热情从未减弱也从未改变。作为乔万罗尼合作时间最长的雇主,阿莱西将他称为“爆炸性天才”。早年在佛罗伦萨建筑学院的学习经历对他的设计生涯产生了最为重要的影响;对卡通、科幻小说和神话故事的热爱在他的设计风格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可爱幽默的金刚系列、魔法兔牙签架、小豆苗马桶刷、木偶面具漏斗等等,这些看似出自孩童之手的设计蕴含了他对享受生活的追求和快乐人生的哲学,也因此,人们看到他的作品常常报以会心地一笑。
在大规模生产普及的时代,他仍然在坚持一个设计师对材料和精致工艺的追求。当亚克力材料逐渐流行之时,他开始大量地运用彩色塑料进行创作,从手掌大小的家居产品到厨房、客厅用的桌椅,亚克力在塑型和色彩上的优势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著名的“清家族”系列产品件件都是先通过铸模成型后再以手工绘制,通过31道工序才完成制作,其精致程度可见一斑。乔万罗尼的设计领域之广也令人咋舌,除了家居用品和家具,他也有着丰富的电子产品设计经验,西门子、Docomo等都是他的长期客户。
乔万罗尼与中国也有着奇妙的缘分,2007年他与台北故宫和阿莱西的跨界合作源于他的一次台湾之旅。当看到台北故宫丰富的馆藏和中国古代精美的手工艺品时,他感到惊讶和惋惜—惊讶的是有这样多好的设计元素可以借鉴,惋惜的是这个博物馆没有与欧洲博物馆齐名的知名度。台北故宫的馆员询问他是否可以通过他的设计向欧洲的消费者推广中国的视觉文化,他将这个提议带回了意大利,并向阿莱西提出了与台北故宫合作打造“清家族”系列产品的提案。这一决定的正确性如今看来是不可估量的,“清家族”的受欢迎程度超乎预期,第二年随之开发的“东方传说”系列也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假以时日,“东方传说”必定能成为阿莱西又一个经久不衰的系列。
(“清家族”系列)
大师结缘“芙蓉杯”
2011年,由中意两国政府主办的中意设计创新中心(CIDIC)成立了,三个分中心的其中之一落户在湖南长沙。搜索意大利优秀的设计资源,与他们建立合作是中心的首要任务。意大利是世界公认的设计大国,在意大利寻找设计资源易如反掌,但究竟应该从何处下手呢?说到意大利设计,第一个浮现脑海的名字一定是乔治亚罗。就这样,2011年6月,CIDIC(湖南)代表团在主席何人可教授的带领下,向意大利进发,走访意大利的设计院校和设计公司,并将最重要的一站设在了都灵的Italdesign。乔治亚罗先生亲自会见了代表团的成员,在得知中意设计创新中心成立的消息后,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中心的邀请,加入CIDIC的网络中,与更多的中国客户建立长期的联系。随后,2011年年底,Italdesign的商务代表团第一次造访长沙,为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师生们带来精彩演讲的同时,也在CIDIC(湖南)的介绍下参观了湖南几大重工企业。2012年,通过CIDIC(湖南),Italdesign与3家中国客户签订了合作协议。
(何人可教授与乔治亚罗合影)
第三届“芙蓉杯”借助CIDIC的平台,打出了“中意合作的‘芙蓉杯’”这一诱人的口号,乔治亚罗和乔万罗尼都已接受“芙蓉杯”组委会发出的评委邀请,这就意味着本届“芙蓉杯”的获奖作品也是得到这两位设计大师首肯的作品。对于学习设计的学生们和独立设计师们,这无疑是一大殊荣。预定于2013年1月10日进行的大赛终评和颁奖典礼等系列活动也将荣幸地邀请到两位大师出席,届时,进入终评的选手们可以近距离地与大师们自由交流。这是“芙蓉杯”为中国设计搭建的国际交流平台,也是“芙蓉杯”影响力日益扩大的象征。第三届“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诚邀国内外设计才子和菁英参与,在中国设计全胜发展的时期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